“目前药品包装材料涨价很厉害,不直接接触药品的纸质药包材已累计涨价20%左右。” 武汉中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平对近来不断上涨的药包材价格甚是烦恼。
相较于药品原料的缓步上涨,开年以来,药品外包装突然的、大幅度的飙升,让国内企业明显感觉到压力巨大。“我们现在只能进行内部调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费用。目前我们的一些药品在部分地方的招标中实际上是亏损的。”王军平表示。
包材普涨
今年以来,由于上游原料和能源价格上涨,除了纸质药包材,明胶空心胶囊、药用丁基胶塞和药用玻璃管等药包材价格均呈上涨态势。
中国医药包装协会一位人士向《医药经济报》记者表示,由于包材的上游原料一直在涨价,包材涨价也是必然的。她认为,包材的原料主要是石油产品和玻璃,近两年来石油价格一直在上涨,导致相关产品价格一路飙升;玻璃是能源消耗“大户”,能源价格上涨必然波及玻璃制品。所以,目前包材的大宗产品都在涨价,包括国外企业的相关产品价格均有上扬。
数据显示,动物价格上涨导致药用明胶生产成本大幅上升,每吨价格同比上涨1万元。由于上游原料价格上涨较快,导致合规、合格企业的机制药用空心胶囊产销处于亏损状态,估计至少将提价10%。
另据药用玻璃生产企业反映,去年以来,生产药用玻璃瓶所需的纯碱、重油、天然气等原辅料、能源价格涨幅均达20%。
国内一大输液生产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输液用玻璃瓶价格也已上涨近10%,如果上游原料等价涨趋势不变,输液用玻璃瓶价格或将继续上扬。
此外,同样因为丁基橡胶原料每吨上涨1万元,药用丁基胶塞供货价亦开始上涨。
成本压力增大
由于新药市场价格普遍较高,业内人士认为,此轮包材价格上涨对高科技新药研发企业的影响不大,受影响较大的将主要是国家统一定价的普药厂家。
“虽然现在包材在成本中所占比重不大,但涨幅却很明显。原辅材料成本在上升,而创新药企业或外资企业由于产品定价较高,受此影响相对较小,影响最大的估计是普药生产企业以及廉价药生产企业。”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某知情人士如是表示。
例如,由于包材成本占据大输液产品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所以成本上涨对输液企业的利润影响最为明显。 对此,北京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先宏则表示:“成本上涨的压力我们也感受到了,我们的原料均从国外进口,采购价格每年都有一定程度的上浮。近一年,包材涨价也很明显,之前企业一个包装的印制费用是0.17元,现在已经涨至0.20元以上。”
不过白先宏坦言,“由于我们的产品是创新药,相较于低成本、大数量的普通药品而言,我们的产品抗原料涨价能力较高。”
事实上,除了包材涨价,原辅材料价格也在上涨。农副产品的持续上扬,直接拉升了中药材的价格。
“作为老牌国有中药生产企业,中联药业集团严格按照标准足料生产,企业现在负担很重。”王军平说。
价格竞争弊端
面对包材价格的上涨,业内企业应对乏力。一位企业人士表示,普药企业面临政策性降价和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但根源还是创新能力不足、普药产品产能过剩,这同时暴露出目前企业单纯依靠价格竞争的弊端。
业内人士表示,国家规定两年调整一次价格,如遇成本上涨,企业可向价格主管部门申请提价。不过,在当前国家下调药品价格的大趋势下,企业单独申请的情况不多见,即使申请了,也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中国医药包装协会上述人士认为,虽然国家对很多产品进行限价,但除外资企业外,大部分企业的定价是在限价之下的,这是因为他们把包材和药品的利润“贡献”给了渠道和终端环节,这样一来,其抵御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能力就很差。
目前,业内对于涨价趋势在短期内逆转普遍持不乐观的态度。不少企业认为,这是考验企业抵抗能力的时候,一是通过企业内部技术、管理提升来消化成本的上涨压力,另外也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尽快出台和落实相关配套的扶持政策。